近日,教育部規劃司公布了第九屆教育部直屬高校精準幫扶典型項目推選結果,我校材料學院報送的《悅讀空間點亮鄉村:設計賦能,書香引領,家具系教工支部助力鄉村振興》入選鄉村振興育人典型項目,我校依托“數字支教”項目與北京郵電大學等聯合報送的《打造“1+N”數字教育幫扶體系,聚力貢獻教育數字化幫扶新方案》入選組團式幫扶典型項目,這是我校連續兩年獲評教育部幫扶典型項目。


《悅讀空間點亮鄉村:設計賦能,書香引領,北京林業大學家具系教工支部助力鄉村振興》項目位列鄉村振興育人典型項目排名第二,由材料學院家具系教黨工支部為主體發起。項目整合學院專家、校友企業等各方資源,主動探索強化專業力量支撐,連續四年舉辦全國“鄉村悅讀空間”公益設計大賽,匯集65所高校、12家工作室450余份作品,在內蒙古、貴州等地建成“鄉村悅讀空間”59所,惠及鄉村學生2萬余人。同時,依托“鄉村悅讀空間”實施“鄉村悅讀之星”美育計劃,牽頭組建全國“鄉村悅讀之星”聯盟,開展2023年“鄉村悅讀之星”評選活動,助力書香校園建設和鄉村教育發展。其中,學院在我校定點幫扶的科右前旗哈拉黑小學建成內蒙古首家“鄉村悅讀示范校”,捐建書屋二百余平方米,募捐圖書1萬余冊,有力推動科右前旗教育教學質量提升。
我校強化校際合作,依托“數字支教”創新試驗項目,與北京郵電大學等高校聯合凝練了《打造“1+N”數字教育幫扶體系,聚力貢獻教育數字化幫扶新方案》典型案例。我校緊緊圍繞促進科右前旗教育質量提升主線,探索形成了“一軸三環、雙向育人”的項目推進模式,以優化組織體系為主軸,構建由校內部門、掛職干部、當地學校及項目支撐企業共同參與的聯動體系。抓好課程體系建設、志愿者體系建設、授課體系建設三個關鍵環節,聯絡校內品牌宣講團隊,根據當地需要組織研發體現我校特色的生態綠色精品課程;建立志愿者選培講標準流程,完善志愿者激勵保障制度,夯實志愿者隊伍建設;邀請當地教師參加自然教育師培訓,用好我校與當地共建的自然育人、生態文明育人場景,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線上+線下授課模式。項目年度累計在科右前旗授課近200節,覆蓋當地10所小學、3000余名小學生,為校內志愿者搭建了增本領、長才干的新平臺,形成了我校助力當地教育振興新路徑,受到當地師生廣泛好評。
下一步,學校將強化校院協同,立足我校生態文明教育科技人才優勢,積極推進有組織的定點幫扶工作,深入探索更具內生動力的校地共贏鄉村振興典型模式,為服務鄉村振興戰略貢獻北林智慧和北林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