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廚藝比拼傳匠心,后勤奮進新‘食’代”首屆北京高校后勤烹飪技能大賽在我校落下帷幕。校黨委副書記、北京市高等教育學會后勤研究分會理事長謝學文到比賽現場觀摩指導,來自40所高校的80名優秀烹飪選手晉級決賽。

謝學文對大賽細致周到的組織工作給予肯定。他強調,要以更高標準做好大賽組織和服務工作,確保賽事的專業性與權威性,為參賽者、評委和觀眾提供良好的賽事體驗,確保賽事順利進行,體現出北京高校后勤烹飪技能大賽的高水平;賽事組織中要特別注重食品安全和現場安全,制定嚴格的安全措施和應急預案,確保大賽安全無事故;要加強大賽的宣傳推廣工作,通過多種渠道提升大賽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展示北京高校后勤餐飲的新形象。

在決賽開幕式上,北京市教育委員會學校后勤處處長王力志強調,本次大賽不僅是一場烹飪技藝的展示,更是一次文化交流和后勤服務水平提升的盛會。他提出,要確保賽事安全、鼓勵菜品創新、加強成果運用、促進技藝交流。



本次大賽為實操比賽,設置了紅案、白案、冷拼三大項目,必選菜品和自選創意菜品相結合。各高校參賽選手同臺競技,各展所長,盡顯風采,烹制出一道道各具特色、品相不凡的風味菜肴,用實力與激情奉上了一場精彩紛呈的饕餮盛宴。




比賽邀請了原前門飯店、人民大會堂的中國烹飪大師,以及中餐業聯合會的國際高級裁判等專家擔任評委。評委們依據菜品的外形、色澤、口味、火候、衛生等標準,對參賽作品進行專業的打分和點評。決賽現場還邀請了學生評委,他們現場品嘗參賽作品,并對喜愛的菜肴進行投票,讓這場比賽更加貼近高校餐飲服務對象的需求。

此次大賽是在北京市教育委員會指導下,由北京市學校基建后勤管理事務中心、北京市高等教育學會后勤研究分會主辦,北京市高等教育學會后勤研究分會伙專會、北京林業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工業大學承辦,活動旨在推動北京市高校餐飲服務向更高品質和更高標準邁進,不斷提升高校餐飲員工的職業技能和服務水平,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助力北京高校餐飲高質量、高品質發展。
大賽共吸引了60所高校的近160名選手參加比拼,在北京工業大學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兩個賽區進行初賽。經過激烈角逐,最終評選出各單項比賽的金勺獎、銀勺獎、銅勺獎,以及高校團體獎和網絡“十佳人氣菜品”。結果將在2024年北京高校餐飲高質量發展大會上揭曉,并進行榮譽授予。
在接受記者采訪中,北京市高等教育學會后勤研究分會常務副理事長兼秘書長、我校綜合保障部黨委書記表示,此次大賽是推動高校后勤餐飲創新發展的一次有益嘗試,將進一步激發他們的職業夢想和價值追求,促進校園餐飲服務的品質提升,對推動餐飲行業創新發展具有深遠的意義。學生評委代表、環境學院馬鑫杰同學說到,被食堂師傅們的手藝驚艷到。一道好菜的誕生何止要千百次的掄勺,師傅們對好廚藝的不懈追求正是我們當代大學生應該學習的工匠精神,干一行愛一行,專一行精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