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推荐热播剧影库入口 ,青娱乐在线国产i小视频_BD韩语高清完整版

北林焦點

教育部官方網站報道我校定點幫扶工作典型案例

近日,教育部官方網站以《校地合力點“草”成金,定點幫扶實現綠色雙贏》為題,報道我校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內蒙古考察時重要講話精神,助力當地完成好“五大任務”要求,發揮學科優勢支持當地草業科學研究,發揮平臺優勢匯聚草產業發展資源,發揮產學研融合優勢打造草業人才培養基地,逐漸形成“綠色雙贏”的特色幫扶體系。


微信截圖_20231020111832.png


2018年11月,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是一個生命共同體”新理念,我校成立了草業與草原學院,學校草學學科發展進入了快車道。2019年,啟動野外站點選址工作,經過實地踏勘和詳細論證,與科右前旗人民政府密切溝通,我校專家與當地政府一致認為科右前旗綠水種畜場具備良好的建站條件。


2020年6月11日,校黨委書記王洪元赴科右前旗簽署校地共建基地協議,8月8日,校長安黎哲與當地有關領導共同為基地掛牌,北林大學科人才力量與當地草業資源的融合發展也翻開了嶄新一頁。


在以草產業為抓手推動當地五大振興過程中,我校注意結合當地資源稟賦和我校學科優勢推進工作。一是主動服務國家發展戰略。在幫扶過程中,始終把國家方針政策和對內蒙古的發展定位要求作為指南針、坐標系,主動對接地方政府重點工作,加快校內優勢要素與地方發展重點同頻共振、形成合力。二是牢牢把握地方資源稟賦。科右前旗是草牧業大旗,擁有天然草原面積1161.3萬畝,人工種草50萬畝,草產業是當地帶動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也是破解保護與發展矛盾的關鍵一招,我校在充分調研基礎上,牢牢把握好當地的資源稟賦,以草產業有力推動當地振興。三是充分發揮校內專家團隊力量。通過揭榜掛帥、項目合作、聯合申請課題等多種方式,引導科研、資金等多要素匯集科右前旗,搭建高校人才、智力資源轉化為當地發展動能的“轉換器”。


在多年探索實踐過程中,我校草產業幫扶項目發揮了高校人才科技智力優勢,推動了科右前旗產業振興、生態振興,并在這一過程中促進了我校學科發展和人才培養,走出了一條推進定點幫扶工作和推動學校事業發展互促互進的雙贏之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是發揮學科優勢為當地草產業發展提供了關鍵技術支撐


有效緩解草場退化、過度放牧兩大關鍵問題,目前已經建立退化草原生態修復示范樣地4個,草原應對全球變化野外長期定位樣地2個,為退化草場修復提供了關鍵數據支撐。緊緊抓住草種改良、牧草種植兩個關鍵環節,引進具有我校自主知識產權的高產優質苜蓿新品種,收集引進31種國內外優良草種進行新品種選育,篩選出適宜當地種植的品種6種進行示范推廣,加大智慧化牧草基地建設,提升了當地的草種質量和牧草種植水平。堅持用好校地共建的科研基地,2021年10月份基地成功獲批第三批國家林業和草原局長期科研基地,2023年8月成功獲批國家陸地生態系統定位觀測研究站,截至目前基地已擁有草場面積2000畝,建筑面積600平方米,成為融合科學研究、實踐教學等九大功能于一體的綜合性科研基地,并成為科右前旗乃至興安盟地區草產業發展最前沿科技研發中心。


二是發揮平臺優勢為當地匯聚了草產業發展資源


依托草業與草原學院專門成立由學院書記、院長領銜,草業專家教授組成的工作組,為當地編制草產業規劃1份,明確當地草產業發展定位,梳理草產業現代化的路徑和關鍵點,為當地進一步提升草產業發展水平做好頂層設計;圍繞當地草原脆弱區特點編制草原修復技術方案1套,為當地草原可持續發展提供技術支撐。依托國家草產業聯盟等社會平臺優勢積極為當地引進草業龍頭企業,聚焦打好種業翻身仗,引進企業投資800余萬元建設實驗和良種基地6萬畝,聚焦促進牧草銷售規模增長,引進企業年均天然草收購量達到2000余噸,聚焦草產業鏈集聚,全力參與科右前旗阿力得爾現代草產業加工物流交易園區建設,助力園區成為國內首家以飼草料產業為主導產業的產業園區。依托草產業主題會議推介當地優良草資源,利用主辦世界苜蓿大會——中國會場活動、第六屆中國草業大會等活動,介紹科右前旗苜蓿產業發展、飼草產業發展情況,協助舉辦“中國·內蒙古第四屆牧草產業大會”,設置專門展臺向參會人員現場推介當地草企業各類產品。


三是發揮產學研融合優勢打造了草業人才培養基地


面向校內師生開展科研實習,引導草學專家學者以科右前旗生產實踐、生態保護中的實際問題為課題開展研究,實現地方發展與學校高層次人才培養的互促互進。截至2023年6月,已有7名草業科學專業博士生、碩士生把研究課題放在科右前旗;在當地開展草學學科畢業綜合實習,目前累計培訓本科生125人次;創新開設面向全校學生的《草原文化與旅游》暑期公選課,把授課地點搬到科右前旗烏蘭毛都大草原,年均授課24學時。面向基層技術人員開展集中技術培訓,舉辦《苜蓿高效種植技術》等主題的實用講座,累計200余人參與講座,扎實做好實地一對一指導,2023年上半年,已組織4批次19人次的草業專家教授赴科右前旗,聚焦當地技術人員生產實踐中的實際問題做好指導。面向行業單位開展業務培訓,與中國地質調查局自然資源綜合調查指揮中心聯合舉辦技術骨干培訓班,搭建包括理論學習、野外實習及論文答辯、綜合筆試和實踐能力測試在內的完整學習考核體系,切實提升技術骨干的業務能力,首期培訓人員40人。


報道鏈接: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政府門戶網站-北京林業大學:校地合力點“草”成金,定點幫扶實現綠色雙贏


http://www.moe.gov.cn/jyb_xwfb/xw_zt/moe_357/jjyzt_2022/2022_zt04/dianxing/anli/202310/t20231007_10844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