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林木育種與生態修復國家工程研究中心長期科研基地暨全國灌木技術協作組建設研討會在我校召開。國家林草局國有林場和種苗管理司一級巡視員楊連清、我校副校長張志強、中國林科院林業研究所鄭勇奇研究員、林木育種與生態修復國家工程研究中心領導及專家,我校科技處處長、生物學院全體院領導、全國灌木技術協作組主要成員、工程中心長期科研基地負責人及主要工作人員等參加此次研討會。

張志強向各位參會代表表示歡迎,并表示本次會議是在國家生態文明建設背景下,聚焦現代林業種業發展、林木育種前沿技術等需求,系統總結工程中心與各科研基地的長期合作成效,深入研討森林資源高效培育主要樹種的遺傳改良策略和良種繁殖技術創新,對促進工程中心與育種基地間相互支撐、深化合作,促進林木種業創新人才培養、科技成果轉化與技術推廣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會上,楊連清作“林草種苗工作現狀與追求”特邀報告,系統總結了林草種苗事業的過去、現在與未來發展重點工作。鄭勇奇作“夯實種質資源基礎,支撐良種基地發展”特邀報告,系統梳理討論了種質資源基礎相關概念,強調了種質資源基礎對良種基地發展的重要意義。林木育種與生態修復國家工程研究中心李偉教授作“國家重點林木良種基地發展現狀及未來發展思考”特邀報告,系統總結了我國國家重點林木良種基地發展現狀,舉例說明了不同樹種基地建設中需要特別注意的問題,強調建設規劃要與樹種相適應,并對不同用途樹樹良種基地未來發展提供了相應建議。
會上各參會代表圍繞林木育種與生態修復國家工程研究中心長期科研基地建設路徑與全國灌木技術協作組高質量建設舉措開展了展開研討。冠縣北方平原林木良種創新與示范實踐基地、滄縣國家棗樹良種基地、河北威縣林木良種基地、廣西壯族自治區國有東門林場等長期合作基地負責人進行了發言,回顧了各自與工程中心的合作歷史與取得的成果,并就種質資源保存與收集、遺傳改良、良種繁育及推廣、生態復層栽培、森林資源培育及產業發展等方面進行廣泛交流。相關基地負責人表示作為林木育種與生態修復國家工程中心長期科研基地,將進一步與高校各頂尖研究團隊加深溝通與交流,在樹木遺傳改良、新品種創制、病蟲害防治、高產栽培及鄉土珍貴樹種引種改良等方面進一步深入開展協作創新與科技支撐。

相關領導為工程研究中心長期科研基地進行了授牌,以感謝合作育種基地,始終與工程中心肩并肩,全心投身育種事業。研究會后,與會代表共同前往北京市懷柔區參觀考察了林下經濟示范基地,圍繞經濟良種市場應用實踐環節進行現場交流。

據悉,本次研討會為深入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創新產學研合作機制,充分發揮林木育種與生態修復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全國灌木技術協作組兩大平臺引領輻射作用,聚焦工程中心、灌木協作組與長期科研基地共建共享、雙融雙促,聚焦林木種業創新人才培養、科技成果轉化與技術推廣高質量發展,進行了充分交流,并取得豐碩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