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我校高質量發展大會得到新華社、人民網、光明日報、中國教育電視臺、中國教育報、科學網、北京電視臺等10余家主流媒體的持續報道,引發了社會廣泛關注和熱烈反響。
9月27日,在我校高質量發展大會上,與會記者全程認真聆聽大會內容,采用文字、聲音、視頻、照片等多種形式全方位記錄大會盛況。會后,記者們紛紛表示,會議現場氣氛高昂、催人奮進,北林把此次大會作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重大舉措,全面總結70年辦學歷史和經驗,描繪藍圖愿景,凝聚思想共識,開啟高質量發展新篇章,具有深遠意義,相信奮進中的北林一定能為教育強國和美麗中國建設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各媒體從多個角度對大會進行了全方位報道,重點介紹了我校建校七十年來取得的成就和未來高質量發展的藍圖愿景。報道指出,北京林業大學始終把培養高素質專門人才、服務祖國綠色事業作為重要任務,在“三北防護林”建設、科技支撐北京奧運會和北京冬奧會、突破林草花卉種業“卡脖子”難題等方面作出了貢獻;率先在全國成立國家公園學院,全力承建國家林草種質資源設施保存庫,主動擔起林草科技力量“領頭雁”重任;在“部局市”共建機制的支持下,深度融入首都高質量發展,積極貢獻“生物多樣性之都”“種業之都”建設。


中國教育電視臺和北京電視臺還就我校高質量發展的重點內容進行了深度報道。中國教育電視臺重點報道了我校承建國家林草種質資源設施保存庫相關情況。報道指出,林草種質資源是保護國家物種安全、糧油安全、生態安全的重要戰略性資源,建設國家林草種質資源設施保存庫,能夠長期和安全有效保存林草種質資源。在突破種質資源“卡脖子”難題上,北京林業大學在人才培養、師資力量和極具林草特色的國家戰略科技平臺體系建設等方面優勢顯著,將著力打造中國林草種質資源的“諾亞方舟”。北京電視臺主要關注了我校“一校兩區”新發展格局,指出未來北林兩個校區將聯動發展、優勢互補,北京校區根據首都“四個中心”,打造創新人才基地與生態文明國際交往示范點;雄安校區圍繞雄安新區“千年大計”,打造生態文明創新基地,建成綠色低碳校園新樣板與全球生態環境治理新高地。
據悉,截至10月9日,我校高質量發展大會相關詞條在主流媒體平臺已被傳播500余萬次。學習強國、今日頭條、澎湃新聞等政務新媒體也對大會進行了詳細報道,產生了較強的社會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