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推荐热播剧影库入口 ,青娱乐在线国产i小视频_BD韩语高清完整版

北林焦點

我校定點幫扶工作連續五年獲評最高等次“好”

近日,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通報了2023年中央單位定點幫扶工作成效評價結果,我校再次獲評最高等次“好”,這是我校定點幫扶工作連續五年榮獲“好”評。


2023年,我校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重要論述,嚴格落實教育部部署,立足我校生態文明學科體系優勢,對接內蒙古科右前旗“生態優先、綠色發展”需求,科學有序助力當地鄉村振興,取得了顯著成效。


一是加強頂層謀劃,做好調查研究,凝聚校地幫扶合力。扛起政治責任,加強高層互訪。校黨委書記王洪元、校長安黎哲帶隊赴當地謀劃布局,校領導8人次赴一線推進工作落實。接待內蒙古自治區副主席代欽等各級領導來校交流4次。強化校院協同,優化幫扶機制,形成“3335”年度工作計劃,召開工作推進會、校地專題會11次,推動幫扶工作落實。探索幫扶品牌創建機制,我校草業幫扶項目獲評教育部第八屆精準幫扶典型項目,形成良好校內示范效應。深化調查研究,筑牢聯絡紐帶,落實主題教育要求,推動幫扶工作“一把手”工程,全年師生赴當地調研39批276人次。邀請當地干部來京座談、組織當地中小學師生來校開展研學培訓40人次。


二是強化政治責任,真金真情幫扶,增強鄉村振興動力。保質保量完成“六個二百”任務,我校全年直接投入、引進資金1600萬,直接采購、幫助銷售農產品1223萬,培訓3類人員2568人次,教育醫療保障投入178.8萬。選優配齊掛職干部,選派草學院黨委副書記、副院長王鐵梅掛職副旗長,兼任興安盟農牧科研所副所長;選派環境學院團委書記邱圣童任第一書記。師生真情幫扶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積極采取支部共建、技術指導、捐贈物資、舉辦電子商務大賽等方式助力當地振興,連續2年在北京高校紅色“1+1”示范活動評選中獲獎,全年引入、捐資累計56萬元。北林教育基金會設立鄉村振興基金,首期投入資金20萬元;邀請副旗長參加校友經濟論壇進行城市推介,聯系校友企業助力當地羊肉品牌入選農業農村部土特產推介名單。


三是突出學科優勢,服務地方需要,增添振興發展活力。發揮草業學科優勢,助力當地草產業發展,推進校地共建草原研究基地,五年磨一劍,2023年獲批內蒙古首個國家級草原生態系統定位站,借助學校舉辦的“第三屆世界苜蓿大會—中國會場”“第六屆中國草業大會”等平臺,宣傳推薦科右前旗苜蓿產業、飼草產業。加強資源引入和科研支持,引進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北林201”“北林202”高產優質苜蓿新品種,引入社會幫扶資金500萬元,聯合龍頭企業引進苜蓿新品種10個,累計新增總產值1.2億元。發揮食品學科優勢助力發展“小沙果大產業”,食品科研團隊與當地企業聯合獲批興安盟科技項目,推進落地沙果飼料轉化研究,完成沙果與當地六大類常見飼料組合指標的詳細測定,開發牛羊吃的“水果罐頭”產品。發揮水土保持學科優勢助力生態屏障建設,聚焦當地歷史遺留礦山、水土流失問題,組織專家赴當地考察歷史遺留礦山15處,以有組織科研破解生態治理難題。


四是發揮智力優勢,打造“林翼教育”品牌,提升未來發展潛力。配強幫扶隊伍,課堂教學有成效。連續5年選拔青年教師開展為期一年的駐地教育幫扶,2023年43名青年教師和32名優秀研究生在當地12所學校支教,覆蓋九千余學生,授課1萬余課時。助力前旗高考一本上線人數連年增長,幫扶團獲“科右前旗教育幫扶貢獻獎”,林翼教育品牌越來越響。拓展教學領域,智志雙扶有成果,厚植生態底色,為前旗三中設計生態文明建設方案;增添耕讀亮色,為中小學開設6門特色選修課、2期生態實踐課,把特色耕讀育人做法融入當地教學體系;提升扶智成色,依托“數字支教”項目做好線上授課,開闊前旗學子視野;在哈拉黑小學建設內蒙古首座純木制悅讀空間,舉辦閱讀大賽覆蓋當地2000名學生,用閱讀小切口寫好育人大文章。


2024年,我校將主動適應脫貧攻堅有效銜接鄉村振興階段的新要求,按照教育部的部署,堅持校黨委統一領導,繼續壓實鄉村振興工作責任,聚焦我校學科特色,圍繞科右前旗發展需要,找準定點幫扶工作與我校高質量發展共贏點,繼續為鄉村振興貢獻北林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