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學院徐道春教授課題組在林果智能化采收研究領域和處理裝備上取得新進展,研究論文以“Experiment and analysis on walnut shedding force based on low-frequency vibration response”為題,發表于農林科學領域中科院一區Top期刊《Industrial Crops and Products》(IF="5.90)。

低頻冠層搖床可以實現中國核桃園的機械化采收,核桃脫落力的研究是低頻冠層搖床采收作業的重要前提。本研究通過進行不同受力方式的脫落力試驗得到重要發現,研究指出通過調節振動參數可使分離比提高到96%以上。研究結果可以指導低頻冠層搖床調節作業參數,并且有助于低頻冠層搖床的優化。
該項工作得到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子課題(2019YFD1002401)、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52206229)和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資金(BLX202127)等項目的支持。工學院博士研究生曹佳樂為論文第一作者,青年教師白效鵬、教授徐道春為共同通訊作者,北京林業大學為第一完成單位。
此外,課題組成功研發霉變、破殼等缺陷核桃的智能清選機,在陜西延安崾崄國家級核桃產業基地示范應用。

核桃清選是核桃生產的重要環節,目前以人工清選為主,效率不高。另外缺陷核桃中的內仁霉變情況,清選難度極高。研究團隊基于霉變核桃的外在表現規律,采用間接法,實現了霉變核桃的智能清選。該設備采用機器視覺的檢測方法,結構緊湊、操作簡單,是智能化技術在大型林業裝備上的落地應用。
目前,該設備已經過第三方檢測,清選效率和準確率達到生產要求。設備獲得國家發明專利,技術較為成熟,達到了可以推廣應用的水平。
研究論文鏈接:https://doi.org/10.1016/j.indcrop.2023.117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