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環境學院張盼月教授課題組完成的論文“分級發酵和鏈延長聯合進行餐廚垃圾的深度處理和增值”在環境科學與生態學領域一區Top期刊《Bioresource Technology》(IF=11.889)上發表。這項研究為餐廚垃圾的深度處理和高值利用提供了一項新的技術。
本研究提出了通過分級發酵和鏈延長聯合實現餐廚垃圾增值的新方法。餐廚垃圾首先被適度糖化,然后糖化液發酵生產乙醇,糖化殘渣水解酸化生產VFAs。酵母發酵液和水解酸化液被依次添加到鏈延長系統中。分級發酵生產的乙醇和揮發性脂肪酸適合于直接進行鏈延長反應,當酵母發酵液與水解酸化液比例為2:1時,正己酸產量達到184.69 mg COD/g VS。餐廚垃圾被深度處理和利用,有機物轉化率達到80%。鏈延長過程中,梭狀芽孢桿菌的相對豐度增加,可能是正己酸產量提高的主要原因。據估計,餐廚垃圾分級發酵液鏈延長生產中鏈脂肪酸的利潤為10.65美元/噸餐廚垃圾。

該論文第一作者為環境學院博士研究生王清諺,通訊作者為張盼月教授,北京林業大學為文章第一完成單位,文章主要信息如下:
Qingyan Wang, Nan Yang, Yajing Cai, Guangming Zhang, Yan Wu, Weifang Ma, Chuan Fu, Panyue Zhang. Advanced treatment and valorization of food waste through staged fermentation and chain elongation. Bioresource Technology. 2023, 129286.
該項工作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51578068)和重慶巴渝學者的資助。
文章鏈接:https://doi.org/10.1016/j.biortech.2023.129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