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我校林學院人工林水分管理研究團隊(PWRlab:隸屬于全國林草科技創新人才計劃創新團隊“楊樹人工林高效培育創新團隊”)、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林業研究所、山東省聊城市林業發展中心等單位,共同完成的“白楊大徑材精準智能化水分管理技術研究及應用”科技成果評價會在北京召開。評價會由中國林學會學術部主任曾詳謂主持,專家組成員來自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中國林學會、新西蘭皇家植物與食品研究所、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北京師范大學、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研究員等單位。
林學院PWRlab團隊席本野教授代表成果研發團隊詳細介紹了成果主要內容,包括在全球尺度上揭示了水分管理對白楊大徑材培育的重要性,明確了白楊水分管理技術的適用區域和林齡;建立了土壤濕潤峰運移距離與灌溉時長的定量關系圖,為白楊大徑材林灌溉系統參數的設計提供了理論依據;系統評估了可指示白楊林木水分脅迫的多個指標類型及其敏感性,首次構建起基于植物和土壤的白楊灌溉起始指標閾值體系;構建了白楊大徑材林分耗水預測模型,可實現林分灌溉量的精準預測;基于土壤水分時間穩定性等4種判斷標準,攻克了用于指示灌溉起始時間的最佳水分傳感器布設難題;研發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電子張力計、管式土壤含水率傳感器和液流探針(TDP、HFD),可實現土壤水分和林木耗水的精準監測;最終,集成構建起白楊大徑材林智能化水分管理系統,實現了水分管理的自動化監測與智能化決策。

成果支撐材料包括相關研究論文14篇,其中SCI論文10篇,卓越期刊論文2篇,EI論文1篇;軟件著作權4項,國家發明專利1項,設備測試證書 3 件。


電子張力計 管式土壤含水率傳感器

HFD 液流探針 TDP 液流探針
專家委員會認真聽取了成果匯報,審閱了主要技術資料,經質詢、討論后對成果給予了充分肯定,并一致認為,該成果整體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其中在植物水分智能監測、土壤水分傳感器最佳位點布設方面處于國際領先水平。
據悉,該成果研發歷經10余年,由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揭榜掛帥項目(2021YFD2201200)以及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多個項目的共同支撐下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