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學院王毅力教授課題組完成的研究論文“Rethinking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gel like structure and sludge dewaterability based on a binary gel like structure model: Implications for the online sensing of dewaterability”(DOI: 10.1016/j.watres.2023.120971),在環境類頂尖期刊Water Research (一區Top, IF = 12.8)上發表。北京林業大學為文章第一完成單位。

該研究在傳統水務行業數字化轉型的背景下,針對污泥處理過程中脫水性能難以在線監測的瓶頸問題,重新審視了污泥類凝膠結構與脫水性能間的關系,提出了二元類凝膠結構模型,將污泥的類凝膠屬性分解為超絮體級的相互作用網絡(supra-flocs level's interaction network)以及絮體級類凝膠(flocs level's gel-like structure),并首次用包括光鑷在內的先進工具對二元類凝膠結構進行了解析。研究指出,以往用于表征污泥類凝膠結構、指示污泥脫水性能變化的宏觀剪切流變學更傾向于強調超絮體級相互作用網絡的特征,不能有效表現絮體級類凝膠結構的信息,而后者對指示脫水性能尤為重要。
該研究可為污泥脫水性能/固液分離能力的在線(軟)傳感器開發提供指導。研究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52170122, 51978054)、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2022M720454)、北京市教委“生態修復工程學”高精尖學科項目(GJJXK210102)的資助。
文章鏈接:DOI:10.1016/j.watres.2023.120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