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推荐热播剧影库入口 ,青娱乐在线国产i小视频_BD韩语高清完整版

教學科研

生物學院科研團隊揭示PagUNE12在調控楊樹次生維管組織發(fā)育中起重要作用

近日,生物學院林金星教授團隊在Plant Physiology(一區(qū)Top,IF5year=8.972)上發(fā)表了題為PagUNE12 encoding a basic helix-loop-helix transcription factor regulates the development of secondary vascular in poplar 的研究論文,在84K楊中鑒定獲得bHLH轉錄因子PagUNE12,并證明其促進楊樹次生木質部發(fā)育和細胞壁增厚,在調控楊樹次生維管組織發(fā)育過程中發(fā)揮重要作用。


Picture3.png


植物的次生生長發(fā)生在初生生長結束之后,是由次生分生組織,特別是維管形成層的活動不斷分化產生次生維管組織的過程,主要表現為植物根、莖的加粗。植物次生維管組織的發(fā)育受到很多遺傳和內源因子的調控,尤其是一些轉錄因子。因此,挖掘調控楊樹次生維管組織發(fā)育的關鍵基因,并解析其功能,能夠為樹木遺傳改良奠定基礎。


該論文通過免疫組化染色發(fā)現,PagUNE12在84K楊的維管組織中均有表達。在84K楊中過表達PagUNE12,利用光學顯微鏡和透射電子顯微鏡(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TEM)等細胞學手段,發(fā)現過表達PagUNE12的84K楊維管形成層的出現和次生木質部的早于發(fā)育較野生型,并且具有更寬的木質部和更厚木質部細胞壁。通過傅里葉變換紅外光譜(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共聚焦拉曼顯微光譜(confocal Raman microscopy,CRM)和二維核磁共振(two-dimensional heteronuclear single quantum correlation,2D-NMR)等手段對總木質素含量、結構及單體側鏈連接方式進行分析和非標記原位成像,發(fā)現過表達PagUNE12的84K楊木質素含量高于野生型,并且S木質素單體的相對含量降低,G木質素單體相對含量升高,具有更低的S/G比值。


簡而言之,該論文利用TEM、FTIR、CRM、2D-NMR等技術手段,揭示了PagUNE12通過影響楊樹木質素單體聚合,促進木質素沉積,改變木質素單體側鏈連接方式,降低S/G木質素單體比值,對將來進行林木遺傳改良和培育優(yōu)質木材具有重要意義。


Picture4.png

過表達PagUNE12促進84K楊木質部發(fā)育和次生細胞壁加厚


Picture5.png

過表達PagUNE12促進84K楊木質素積累并影響木質素單體含量


生物學院李瑞麗教授和林金星教授為本文的共同通訊作者,已畢業(yè)博士生宋程威(現任職于河南科技大學農學院)為論文第一作者。本研究得到國家重點研發(fā)計劃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北京林業(yè)大學優(yōu)秀研究生導師團隊建設項目、中央高校基本業(yè)務費項目和高校學科人才引進計劃項目資助。


文章鏈接:https://doi.org/10.1093/plphys/kiad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