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第三屆中國生態水文論壇暨中國生態學學會生態水文專業委員會2023年會在我校順利召開。中國科學院院士傅伯杰、中國工程院院士王浩、中國科學院院士夏軍出席會議,我校校長、中國生態學學會副理事長安黎哲致開幕詞,副校長、中國生態學學會生態水文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張志強主持主旨報告環節。

安黎哲在致辭中表示,對生態水文過程的認知是評估全球變化對水安全和生態系統功能影響的基礎,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水文計劃當前和未來20年重要的學科發展方向,同樣也是“未來地球”和“地球關鍵帶”研究的熱點問題,本屆中國生態水文論壇聚焦“生態水文學與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主題展開研討交流,將有助于進一步推動中國生態水文學學科發展,提升我國生態水文學的國際影響力,為推進全球生態文明建設做出中國貢獻。
傅伯杰院士、王浩院士、夏軍院士、武漢大學張櫓教授、美國農業部林務局南方研究院孫閣研究員、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劉世榮研究員、清華大學楊大文教授、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嚴登華正高級工程師、北京師范大學李小雁教授就國際水文生態學研究領域的前沿進展和熱點問題作主旨報告。
會議設置了森林生態水文過程及機理與模擬、濕地生態水文過程與調控、城市生態水文學過程與水資源管理、關鍵帶生態水文過程與模擬、寒旱區生態水文過程與生態系統服務、流域生源要素循環與生態水文調控、生態水文與生態修復、生態水文學研究方法和模型等8個生態水文學專題分會場和研究生論壇專場。

會議由我校聯合中國生態學學會生態水文專業委員會主辦,山西吉縣森林生態系統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四川大學山區河流保護與治理全國重點實驗室、北京師范大學地表過程與資源生態國家重點實驗室、水土保持國家林業和草原局重點實驗室、首都圈森林生態系統國家定位觀測研究站聯合承辦,中國水土保持學會、中國地理學會水文地理委員會、中國自然資源學會水資源專業委員會、中國生態學學會流域生態專業委員會、中國林學會森林水文及流域治理分會、中國水利學會生態水利專業委員會和我校水土保持學院共同協辦。來自全國102所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350余名代表參加會議。